杨宏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医案分享(31-40篇)

发布人:中医科 发布日期:2023-12-25

 医案三十一      

就诊日期: 2023.10.31

主诉:多汗四年余

现病史:患者4年前开始出现头部、颈部多汗,稍微一动则汗流不止,浸润毛发,每天需更换两到三次衣服,夜间盗汗,浸湿衣物,畏风畏寒,头后部游走性疼痛,下午头后部皮肤发麻,下肢发胀,心烦,口干口苦,喜饮苦茶,睡眠差,入睡困难,需药物助眠,大便23/每天,成形,小便色黄,饮食可。

既往史:膝关节酸痛十余年,上楼梯困难,颈肩痛,爬楼梯时胸闷胸痛,心悸。

月经史:月经周期30天,经期6天,有血块,经量正常。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舌体胖大,苔黄腻,脉弦数。双手指甲有竖棱,无月牙。65kg/161cm

辅助检查:无

中医诊断:汗证、不寐、少阳病、痹症、肥胖症

证候诊断:肝血不足,太阳头痛,少阴不寐

西医诊断:多汗症、睡眠障碍,关节痛

   法:疏肝养血,安神,祛湿止汗,活血止痛

   方:  柴胡 9g 黄芩9g  法下9g  生姜6g 干姜9g  黄柏9g  牡蛎30g  红芪10g

党参15g  大枣15g   甘草9  黄连6g  当归15g  丹参15g 乳香10 g  没药15g  葛根15g  滑石20g茯苓15g  猪苓15g 泽泻15g    七剂,颗粒剂 每日一剂

复诊:2019.11.7复诊,患者精神好转,手酸胀感消失,胃胀减轻,出汗减少,但仍有出汗,肩颈酸胀感减轻,走路较前有力,现仍有口苦口干,饮食可,大便粘,1/天。

查体:同前。

处方:在前方基础上加用乌梅15g

心得体会:该患者病情复杂,症状繁多,但要抓住主症,治疗时以六经辨证为主,兼顾兼症,故可取得良好效果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临床上,遇到患者症状多时,需抓住重点,该患者症状多,如用脏腑辨证,则难以遣方用药,但如用六经辨证,该患者有太阳头痛、少阴不寐、少阳证,故治疗时以小柴胡汤、桂枝葛根汤、五苓散为主加减治疗,可起到良好效果。五苓散治疗肥胖症效果显著。    

 

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二

就诊日期: 2023.9.5

主诉:阴囊潮湿5

现病史: 病人半年前出现少腹会阴不适感,伴小便频数,5月前无诱因出现阴囊潮湿症状,有如水洗浸泡过,在外院诊治诊断为前列腺炎,予治疗后(具体不详)症状无改善,遂到我科就诊,就诊时,患者乏力,易出汗,肢冷畏寒,腰酸腿软,阳痿,食冷易腹泻,阴囊潮湿冰冷,小腹略有不适感,尿后有白浊。

既往史:体健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淡苔白滑,脉沉无力。

辅助检查:无

中医诊断: 阳痿、尿浊

证候诊断:脾肾阳虚

西医诊断:慢性前列腺炎阳痿

   法:健脾温肾壮阳

   方:    何首乌30g 淫羊藿25g  肉桂15g  蛇床子20g 苍术15g  茯苓30g   白术20g  乌贼骨30g 土茯苓30g 萆薢20g    七剂 每日一剂

复诊:7剂后,阴囊潮湿症状明显减轻,余症亦减轻,但仍有乏力、易出汗,在原方基础上加黄芪60g 益气止汗,继服10日,最终诸症皆消。

心得体会:患者肢冷畏寒,腰酸腿软,阳痿,食冷易腹泻,为脾肾阳虚之证,阳虚不能蒸化水湿,水湿泛滥,浸淫肾囊,故见阴囊潮湿,冰冷,湿浊侵及精室,伤及精血,从而败精浊毒乃生,故见小腹不适,尿后见白浊,故治疗应以温肾壮阳为主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该方契合患者脉证,方中何首乌补肾填精以化生肾气,使阳出有根,淫羊藿,肉桂,蛇床子大补元阳,使阳气旺而离空当照,阴霾自散,阴囊得以温煦,其冰冷自除,苍术,白术,茯苓健脾以利湿,乌贼骨,蛇床子收湿,土茯苓,萆薢清化湿浊,引邪外出。全方使脾肾之阳健旺,从而水湿之邪自散,加上逐邪之品增强疗效,阴囊潮湿因而获愈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三

就诊日期: 2023.9.19

主诉:耳鸣数月,加重10余日

现病史:患者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耳鸣,时发时止,耳鸣如蝉,多于前一夜睡眠不足时耳鸣加重,夜里耳鸣时又影响睡眠,近10余日耳鸣加重,声大无休止,影响心情,在外院诊断为脑供血不足(具体不详),遂来求治。就诊时患者,耳鸣无休止,响声较大,伴头昏,有时头痛,失眠健忘,面部时而烘热,腰腿酸软无力。 

既往史:体健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形体消瘦,面色晦暗,舌有微颤,舌质黯,苔薄微黄腻,脉细涩。

辅助检查:无

中医诊断:耳鸣

证候诊断:肝肾亏虚,肾精不足

西医诊断:耳鸣

   法:滋补肝肾,益精填髓,安神

   方:龟板30g  何首乌30g  白芍30g  酸枣仁20g  胆南星10g 白僵蚕15g 地龙20g  土鳖虫20g   川芎15g   石菖蒲15g 葛根50g  蔓荆子30g    7剂,颗粒剂,嘱患者复诊

复诊: 耳鸣时发时止,较前减轻,失眠实,余症减,继服7天,基本痊愈。

心得体会:  病人年过五旬,肝肾不足,精血亏虚,故见失眠健忘,腰膝酸软,虚火上炎,故见面部烘热,阴血不足,虚风内动,故见失眠,舌颤,虚火灼伤津血,内生痰瘀,阻于清窍,故见头昏头痛,脑供血不足而耳鸣顽固,方中龟板,何首乌,白芍,酸枣仁补血添精,潜阳安神,益肾荣耳,治其本虚;痰瘀为虚火熏灼而生,用药宜凉,故选胆南星,白僵蚕清化热痰,地龙,土鳖虫凉血祛瘀,川芎行气血,石菖蒲开诸窍,葛根,蔓荆子升清开窍利耳,从而使瘀化痰除,耳窍宣通,气血精津能上行入窍,濡养内耳,此为治其实,最终本虚得补,标实得消,而耳鸣渐愈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 耳鸣为病,一因肾精不足,脑髓空虚,二因痰瘀上犯,阻于耳窍,又使气血不通,内耳失养,用药自然要滋补肝肾,活血化痰,开窍充耳。 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四

就诊日期: 2023.9.18

主诉:发热、气促1

现病史:患者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(体温不详),伴咳喘,痰色不明,在外院就诊,先后服射干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加减,并服用头孢治疗,症状无明显缓解,故到我科就诊。就诊时,患者发热,体温39摄氏度,无汗,咳嗽气促,喉间痰鸣,咳痰不利,面浮目红,口微渴,食纳减少,大便干,每日一次,小便短黄。

既往史:体健。平素饮食不节。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,舌质不红、苔白腻,脉沉细数。

辅助检查:血常规:白细胞总数11,2*109/L,中性66%

中医诊断:喘证、发热

证候诊断:痰热内蕴

西医诊断:支气管肺炎

   法:宣肺化痰平喘

   方:炒葶苈子15g  苏子10g  白芥子10g  瓜蒌仁壳15g  桑白皮15g  白前10g   炒莱菔子10g  紫菀15g  淡竹叶10g    芦根20g    5剂,每日一剂

复诊:前方服五剂后,发热减轻,精神好转,咳痰利,食纳增加,小便微黄,大便正常,脉转沉滑,舌质正常苔黄腻。体温已趋正常,咳喘俱减,再以调和肺胃,清燥化痰,前方去葶苈子、竹叶加浙贝母15g ,枇杷叶20g ,竹茹10g 5剂。

患者服5剂后症状消失

心得体会:本例因平时饮食不节,食积生痰化热,微感外邪,引动痰热,阻塞肺气,以致咳喘痰鸣,高热无汗,虽服解表之剂而病势不减。患者大便干,口渴,尿黄而短,脉沉不浮,其病不在表,治宜降泄痰热,兼透表邪,以三子养亲汤加味,痰热降,表亦解,肺胃调和,诸证皆平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根据此例患者的治疗经验,体现出在临床上审脉求因辨证的重要性,脉之沉浮,便之干溏,舌之红淡,苔之黄白燥润,病机之所在,均宜具体分析,加以区别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五

就诊日期: 2023.10.24

主诉:腰痛4个月

现病史:患者4月余前出现腰痛,腰酸痛伴有冷汗出,平素汗多,汗出湿冷,睡眠差,口干饮不多,饮食偏凉则胃痛,大便易溏,小便不利。

既往史:体健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舌淡苔黄腻,脉滑。

辅助检查:无

中医诊断:肾著  腰痛

证候诊断:寒湿着腰,久而化热,

西医诊断:腰痛

   法:清热利湿止痛

   方:炒白术15g 白茯苓15g  干姜15g  炙甘草5g 苍术20g   熟附子15g  党参15 g 怀牛膝20g 黄柏10g  薏苡仁15g  7剂,水煎服

二诊(20231031日):前药后腰酸痛大减,自汗减轻,余证同前,患者补充平素易口腔溃疡及感冒,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交泰丸  北柴胡15g  肉桂6g   干姜6g  黄芩10g

炙甘草15g  天花粉10g  煅牡蛎30g  黄连5g  山茱萸40g  治疗其郁热。后随访症状有所减轻。

心得体会:患者汗多湿冷如条文腰中冷,如坐水中,形如水状之描述,肾着之病当反不渴,小便自利,而此患者口干饮不多,小便不利乃因寒湿久而化热,故而出现湿热的症状,但根源本于寒湿。故而抓其病机,活用经方,方证虽可相对,但不可死执条文,不知变通,且合用四妙散清热利湿利腰脊,另加用茅苍术、熟附子增强止痛祛湿之效,冀达标本兼治之效。二诊腰痛已大减,改为调体治郁热

指导老师评语:患者虽然没有如条文描述之腰中冷以及身体重的情况,但腰酸痛伴有冷汗出亦是腰中冷的一种情况,故可用肾着汤加减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六

就诊日期: 2023.10.17

主诉:双下肢及臀部畏寒2年余

现病史:患者2年余前开始出现双下肢畏寒,以双膝关节以下为甚,伴臀部畏寒,不能吹冷风,觉悟肢体麻木,无身体其他部位畏寒,平素无多汗,仅运动时出汗,头部胀闷不适(双太阳穴附近),偶有口干口苦,上腹胀,偶有嗳气,无反酸,食纳可,大便每日一次,成形,尿频,夜尿34次,睡眠差,易醒,醒后难再入睡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既往史:冠状动脉粥样硬化,前列腺肥大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面色暗,舌暗红,苔黄厚腻,脉沉弦,指甲竖棱明显,170cm/68kg

辅助检查:暂无

中医诊断:少阳病、阳郁 厥证 胃痞

证候诊断:太阳表虚,少阴不寐

西医诊断:下肢冷查因  睡眠障碍 胃炎?

   法:疏肝理气 和解少阳,养血安神,益气温阳

   方:柴胡9g  黄芩9g  生姜6g  党参15g  大枣15g  炙甘草9g  当归15g  熟地30g  白芍20g  川芎10g   麦冬15g  黄连6g  干姜9g  陈皮9g  灯盏花10g  熟附子6g

 牡蛎30g  红芪10g  桂枝6g    7剂 每日一剂,每日两次

复诊:患者于20231024日复诊, 服药后双下肢畏寒明显减轻,但臀部仍畏寒,耳鸣,小便有少许泡沫,怕吹冷风,吹自然风无恙,无头胀,食纳可,大便正常,夜尿45次,精神可,睡眠稍改善,但仍多梦易醒,醒后约1小时可再入睡,无口干,无口苦,无多汗。查体:舌红,苔微黄,脉沉弦。诊断:阳郁 肾虚,余同前

处理:前方基础上加用田七5g 水蛭5g 苍术9g  细辛3g 花椒3g 硫磺3g 加强活血 温阳。

心得体会:该患者双膝以下冷为主,不是全身畏寒,考虑阳郁,故予四逆散加减,患者有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,故予以小柴胡汤加减,但考虑患者年过5旬,肾阳渐衰,故适量予以温肾助阳之品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阳郁证和肾阳虚是有区别的,阳郁主要以手足不温为主,而无全身畏寒,乃 阳气内蕴,不能达四肢末梢所致,与阳衰阴胜的四肢厥逆有区别,应当谨记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七

就诊日期:2023.7.21

主诉:颈椎病术后恶心、呕吐2年余

现病史:患者2年余前颈椎手术后低头则出现易恶心、呕吐,头晕,左手麻木,左侧胆经部位觉冷感,左足踩棉花样感觉,双膝关节冷,吃冷食则阴部发痒,有异味,无胸闷,无口干口苦,大便稀溏,12/日,小便黄,睡眠差,易醒,睡眠浅,月经经常提前,量多,有血块,本月月经未来潮。

既往史:体健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舌稍红,苔薄白,脉沉弱,双手月牙少。Bp107/77mmHg

148cm/59kg

辅助检查:无

中医诊断:太阳病、颈肩综合征,不寐

证候诊断:表虚 肝血不足 血瘀

西医诊断:颈椎病  肥胖症 睡眠障碍

   法:解肌活血止痛,利水渗湿

   方:葛根15g  桂枝6g  白芍15g  生姜3片 炙甘草9g 泽泻15g  白术15g 茯苓15g  猪苓15g  当归10g  熟地30g  川芎5g  乳香15g 没药15g   7剂  日一剂

复诊:2013.7.28复诊 患者服前方后症状改善,但双膝关节仍觉冷,无口苦,大便成形,小便频,睡眠改善,低头恶心呕吐感减轻。

查体:舌红,苔白,脉沉弱。

治疗:在前方基础上加用黄连5g  红芪10g  熟附子6g  川乌6g 细辛3g  党参20g  干姜9g  守宫5g  蜈蚣2条 水蛭5g  硫磺1g  7

心得体会:患者颈椎手术后低头恶心呕吐感,从六经辨证考虑乃太阳经病变,故予桂枝葛根汤为主治疗,可取得良好效果,但患者双膝关节,考虑阳气不足,故复诊时以硫磺、熟附子、细辛等温阳,加用蜈蚣、水蛭通络活血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从本例患者可以考出,中医辨证的优势及重要性,患者颈椎手术后低头易恶心呕吐,我们可暂不考虑其他病因抓住辨证要点,患者为太阳表虚兼颈肩综合征,故予以桂枝葛根汤为主治疗,自然可取得良好疗效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八

就诊日期:2023.11.13

主诉:反复上腹部胀满不适三年

现病史:患者近三年来食欲不振,脘腹痞胀不适,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即便糖或泻,行动则有胃肠有水声荡漾,畏寒肢冷,日渐消瘦,体重仅四十公斤,心慌头晕,站立、轻咳则昏昏欲脱。曾多次服用胃药,但未获疗效。

既往史:无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就诊时患者面色萎黄,神疲气馁,舌淡而小,苔薄根浊,脉细微带数,BP88/60毫米汞柱

辅助检查:肝功能正常,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,钡餐提示胃下垂10厘米,伴有胃液潴留致。

中医诊断:痞满

证候诊断:脾胃亏虚,大气下陷

西医诊断:胃炎 胃下垂

   法:温中健脾逐饮,升阳举陷

   方:茯苓30g  桂枝12g  白术15g  炙甘草6g  党参10g  制黄芪15g  升麻9g,柴胡8g  半夏15g  陈皮10g  干姜10g  7

二诊: 自觉腹中以温,水荡声基本消失,食纳改善,腹胀未平,治以健脾行气,升阳举陷法 方药:炒制壳15g  炒苍术10g 炒白术15g  党参20g  制黄芪15g  木香9g   砂仁6g升麻9g  柴胡8g  茯苓25g  桂枝10g  7

三诊: 服前药后腹胀减轻,胃口倍增,可以吃荤菜,血压106/70毫米汞柱,面色转红,精神好转,体重增加。治疗以益气健中升提举陷,补中益气汤加味 治以:炙黄芪30g,炒白术5g,当归12g,红参10g,升麻9g,柴胡9g枳壳1212  葛根20g,补骨脂12g,炙甘草6g,生姜6g,大枣15g   14剂。

心得体会:补中益气汤,是治疗胃下垂常用方剂,但该患者虚实夹杂,需先驱逐饮邪,故用苓桂术甘汤为主,待饮邪去,再行气健脾,最后温补,升陷,应用补中益气汤,补益胃气,升发脾阳。故可起到良好疗效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导老师评语: 肾为胃之关,火为脾之元,温补命门以助脾运,是脾胃学派一大法门,治疗胃病,一补一通,通补兼行,动静相继,方可宣行气机,升降得体而痛胀可除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三十九

就诊日期: 2023.9.4

主诉:反复上腹饱满,发作性气逆上冲一年余

现病史:患者一年前与邻居吵架后出现感腹部饱满,有包块,随气涌动,并有嗳气,呃力频发,发作时感觉欲死痛苦不堪,多处求医不见收效,多次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。病程缠绵一年余,发作时甚为痛苦,甚至有轻生的念头,西医一直未明确诊断,故来求诊中医。就诊时患者原有症状发作,诉腹胀,自觉有包块走动,嗳气频频。患者数诉近半年月经先后不定期,量少,色暗红;纳差,大便干燥。

既往史:体健

过敏史:无

体格检查:腹部未触及包块。形体偏瘦,舌淡红,苔薄,脉弦细。

辅助检查:腹部B超、CT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异常,查血常规正常

中医诊断:奔豚气

证候诊断:肝郁气滞,气逆上冲

西医诊断:腹胀查因

   法:疏肝理气,降逆平冲,养血调经

   方:旋覆代赭汤 丹栀逍遥散。 旋复花10g,代赭石10g,太子参10g,柴胡10g,制半夏10g,黄芩10g,制壳10g,当归10g,白芍10g,香附10g,川芎10g,丹皮10g,栀子10g,白术20g,茯苓20g,茯神20g,薄荷6g,玫瑰花6g,麦芽30g  7剂 嘱其勿紧张。

二诊:服上药后,患者近一周原有不适症状未再发作,经精神开导后情绪舒畅,但睡眠仍差,梦多,上方加酸枣仁10g,夜交藤20g,服7剂。

三诊:患者近一周病情稳定,夜寐安,生气后再次发作一次,舌脉同前,继原方治疗。7剂。

四诊:患者病情稳定,奔豚气未发,食纳好转,月经按时来潮,继续原方七剂,巩固疗效,之后予逍遥散调理。

心得体会:奔豚气多与情绪有关,患者诱因明显,故治疗时疏肝理气至关重要。在治疗过程中,始终注重疏肝,兼以健脾养血,故取得良好效果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该患者治疗过程中,辨证、处方用药合理,故疗效显著,但疏肝过程中一定要记住,肝藏血,故要始终注意养肝血,肝血足,肝气自调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医案四十

就诊日期:2023.11.14

主诉:中上腹胀10余年

现病史:患者10余年前出现反复腹胀不适,曾行胃镜B超检查无异常,用相关药物治疗后症状时轻时重,目前患者中上腹胀,腹胀如孕妇,纳差,压力大、情绪差时食欲更差,有慢性鼻炎20年,有白色鼻涕堵塞,头目昏沉,记忆力差,白带多而色绿。

既往史:慢性鼻炎20余年

过敏史:未发现

体格检查:舌暗苔白,脉沉弦

辅助检查:无

中医诊断:痞满

证候诊断:太阳阳明证

西医诊断:胃炎

   法:行气消胀,宣通鼻窍

   方:葛根汤和枳术汤,方药如下:麻黄12g,桂枝10g,白芍10g,葛根30g

大枣15g,甘草6g,苍术10g,枳实15g,生姜三片  7剂 日一剂

复诊:服药后患者胃胀堵塞感减轻,稍腹胀,鼻塞明显通畅,喷嚏、头目昏沉,记忆力都改善。继续原方案治疗,10剂。

心得体会:该患者症状可归纳为三方面,一:胃胀腹胀等消化系统表现,二:鼻塞,头目昏沉等慢性鼻炎表现,三:白带多偏绿等妇科系统表现。但经方诊疗只需辨证准确,三方面症状均可通治。其鼻塞,头目昏沉,记忆力差,均为葛根汤证,又葛根汤有振奋阳气作用,可缓解疲劳。故予葛根汤+枳术汤可取得良好疗效。患者白带多,考虑湿重,故用苍术代替白术加强化湿之力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:该患者治疗过程体现了经方治疗疾病的优势,辨证准确则可通治不同疾病,葛根汤可治疗鼻炎,枳术汤调节胃肠动力效果好,甘草麻黄还可治水,金匮要略中讲“里水,越婢加术汤主之,甘草麻黄汤亦主之”。

 

备注:以上医案仅供同行参考学习, 患者如未获得专业医师指导,请勿私下服用!